用真誠、平等親和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流,雖然孩子會給父母帶來很大的麻煩,但是父母應該懂得 ,孩子制造麻煩也是幸福的,因此,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耐心,即使是自己由于工作事情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要對自己的孩子和氣,如果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那么就用真誠的態(tài)度與孩子坐下來談談,想辦法了解孩子的內心。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fā)展狀況調查”顯示;有52.5%的家長“為孩子安排課余學習內容”;26. I%的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日記或通信”;37.1%的家長“總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鋪或收拾書包”等;34.6%的家長“經常陪著孩子做功課”;20.4%的孩子明確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孩子“做事依賴別人”;28%的孩子“很少幫家長干活”;15. 1%的孩子“缺少自我保護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視以上管和服務,是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負責,對孩子的關心。殊不知,如此周到的管和服務既剝奪了孩子*承擔困難與挫折的機會,又養(yǎng)成依賴的毛病。人的成才主要依靠兩個因素:
一是智力因素;
即聰明才智和學習能力的強弱;
二是非智力因素;
屬于人的心理品質,它大致包括道德、意志、性格、興趣、愛好、悄感、勤勉刻苦,對事業(yè)的理想、信念,對前途的信心,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一些調查研究證明,非智力因素對人的成長影響相當大,因為他是智力發(fā)展的動力,起著促進智力的作用。許多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都認為,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能適應社會的竟爭去生存和發(fā)展的人,首要的條件和內容必須特別注意開發(fā)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魯迅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給許壽裳先生的信中鐘寫道:“孺子弱也,失母則強?!贝笠馐钦f,小孩子的自主能力是比較差的。但是,一旦離開大人的庇護,就會變得堅強起來。
1.善于分析孩子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應該慎重考慮之后,給予響應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白了你的看法;2.只要與孩子有關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認真傾聽并與他討論。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意見,也應該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思考空間;3.要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嚴重錯誤之后,應該給予改正的機會,并給予支持與肯定。
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yōu)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請進入
教育新聞
詳細了解
你也可以留下你的聯系方式,讓課程老師跟你詳細解答: 在線咨詢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