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習壓力過大或表現(xiàn)不良,家長的嘮叨、埋怨、指責,難免在孩子心中產(chǎn)生不良情緒,因此要允許孩子發(fā)泄,并交給其正確的方法,有利身心健康,孩子學習生活上的進步、優(yōu)點要給予肯定;若孩子出錯,別全盤否定孩子,應(yīng)分析原因,助其糾錯,給孩子搭建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平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讓孩子在磨難中提升意志力,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加深了解和理解,消除誤會,增進親子情誼。
這世上最難了解的是愛、給人壓力最大的是愛、造成最多問題的是愛、影響最深的是愛。凡是愛得過多,多到可以把孩子溺死的,都是「溺愛」。
其實每種動物都會愛,甚至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溺愛。
我臥室窗前有棵石楠樹,到了春天,常有知更鳥在上面筑巢孵蛋,我總看見鳥爸鳥媽,各站在巢的一邊,叼著滿口的小蟲,爭著往鳥娃娃的嘴里塞,吃不下了還硬塞。
妙的是,牠們?nèi)麣w塞,可能有一天,又帶著「大魚大肉」回家,卻發(fā)現(xiàn)孩子全不見了。這時候只見大鳥站在巢邊發(fā)愣,不知牠心里是什么滋味。
小鳥飛了,因為翅膀硬了,不再需要父母溺愛。
放孩子飛吧
我也見過麻雀孵窩。麻雀娃娃比較差,翅膀硬了還不離開,裝成小貝比,張著大嘴要父母喂。
但是麻雀父母厲害,起先牠們還會喂幾口,漸漸地,小鳥一靠近,大鳥就躲開,小鳥再黏過去,大鳥會用啄的,把孩子趕走。
可以說,麻雀娃娃雖然不像知更鳥,能自己「斷奶」,但是父母會強迫孩子斷奶。
第二次斷奶
絕大多數(shù)動物都懂得斷奶。因為如果孩子不斷奶,非但孩子無法*,父母也無法過正常的生活。為了生存,老天爺早就給這些動物灌入了「斷奶程式」。
只有人,麻煩!
因為人有兩次斷奶期。第一次媽媽們很容易做到,為了讓孩子不再黏著媽媽吃奶,有些母親甚至會在自己奶頭上搽薄荷。
媽媽們?yōu)槭裁茨茏龅??因為這時候她們還年輕,要出去工作、出去活動,要有*。加上她們的奶水漸稀,為了孩子成長,必須讓孩子改吃比較實在的東西。
用溺愛換逆愛
但是第二次斷奶,就出問題了!
當孩子十六七歲該*的時候,媽媽們年紀已經(jīng)比較大,沖力也比較弱,又跟孩子相依十幾年,眼看孩子要走,媽媽反而舍不得了。
這時候不再是孩子黏著媽媽,變成了媽媽黏著孩子,她們整天守在家里,不一定等丈夫回來,是等孩子回來。孩子晚一點回家,她們就心神不寧;孩子一句頂撞,她們就火冒三丈;孩子半句甜話,她們又心頭涂蜜。
問題是跟別的動物一樣,人天生有個力量,要出去*、闖自己的天下、成自己的家。那些個性強的孩子,碰上不讓他「第二次斷奶」的娘,難免產(chǎn)生沖突。
于是媽媽的「溺愛」,換來孩子的「逆愛」。
大鵬還能展翅嗎
當然也有些一路被溺愛的孩子,已經(jīng)失去自主的能力,媽媽舍不得孩子走,孩子也舍不得娘。大學四年就算住校,也時時向媽媽報告。假期哪兒也不去,立刻趕回家,黏在父母身邊。大學畢業(yè),又躲回卵翼底下,每天在家吃、在家住。
沒錯!這是天倫之樂!這孩子很可能在父母的安排之下成婚,幾代同堂,太完滿了!
但是也有多少可以出去發(fā)光發(fā)熱的年輕人,因此被埋沒了;多少可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連展翅的動力都消失了。
還有許多孩子在外面戀愛,談一次吹一次,都是被父母拆散。父母沒錯,在他們眼里,別人孩子永遠配不上自己的。但是拆散一次、拆散兩次,搞不好孩子錯過機會、錯過年歲,一輩子守在父母身邊。
這種父母稱得上成功嗎?
孩子還能作什么主
不久前,有位臺灣名醫(yī),因為醫(yī)療事故被責難,在博客上發(fā)牢騷,令我印象深刻。
他說他從小就沒作過主。大學讀什么科系,是爸爸指定的;畢業(yè)娶怎樣太太,是媽媽選定的;婚后生幾個子女,是太太決定的。他每天待在醫(yī)院,只知拼命工作,不想回家,因為不知道回家做什么。實在倦了,他對老爸說想出家。老爸居然講:「好哇!我來給你蓋間廟!」
給孩子一點*
再說個我以前在書里提過的真人實事:
一對老夫婦帶著未嫁的大女兒過,幸福極了!常說女兒三十多歲還長不大,需要他們照顧。
問題是,在美國的二女兒生了孩子,要爸媽過去幫忙。實在沒辦法,老夫婦去了美國。但是才半年,因為擔心大女兒,二老還是回臺灣了。
大女兒去上班,老夫婦自己拿鑰匙開門。還好!一切如常,跟他們出國之前差不多。
但是老先生才上完廁所,就對老太太說:「行李先別拆!咱們過幾天,還是去美國吧!」
隔不久,大女兒結(jié)婚了。
「幸虧我們出國,讓她有機會找到這么好的伴兒?!估舷壬较聦ε笥颜f:「也幸虧我機靈,那天打開水龍頭,看見全是銹水,就知道該給女兒一點*了?!?br />別誤彼此一生
人生百忌,忌溺愛!
當孩子成長的時候,作父母的也得成長。不能成長的父母,千萬別認為孩子離不開你們,要知道是你們離不開孩子。
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很可能被孩子拖累一輩子,而且誤了彼此的一生。
1.善于分析孩子的要求。即使是非?;闹嚨囊?,也應(yīng)該慎重考慮之后,給予響應(yīng)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白了你的看法;2.只要與孩子有關(guān)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認真傾聽并與他討論。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意見,也應(yīng)該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思考空間;3.要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嚴重錯誤之后,應(yīng)該給予改正的機會,并給予支持與肯定。
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yōu)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請進入
教育新聞
詳細了解
你也可以留下你的聯(lián)系方式,讓課程老師跟你詳細解答: 在線咨詢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