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如何與孩子溝通,談談叛逆少年教育學校老師的看法,當然姑娘18歲了,從小到大,都是妻子帶她,而我長年在外,但我感覺從來沒有叛逆一說。
一:傾聽孩子的聲音,把她當成自己的朋友
女兒對于我而言,如同前世的情人,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我生命的至愛。可以這么說,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責罵過她。
因為從我成長的經歷,小時候因為學習不好,父母總是恨鐵不成鋼,喜歡拿學習成績好的人對比,因而內心挺反感,以至于成績一踏糊涂,這當中當然也挨過打。
在我有了女兒之后,我就這么想,我要以開明的態(tài)度來對待,時時聽她的聲音,她想要什么,她喜歡什么,她的追求是什么。
我對女兒的態(tài)度是相當寬容的,當然妻子是相當嚴厲的。由于我是晚婚,包括我的父母,對女兒也是寵愛有佳,在七歲上小學的時候,一次我和妻子回家,媽媽在給我女兒喂飯,被妻子罵了一頓。因為孩子從小在東北長大,和爺爺奶奶溝通上不行,成績很差,第二個學期就帶在身邊,改了她寫完作業(yè)就看電視的毛病。
雖然女兒才七八歲,但我總是以朋友的方式同她溝通,學校里有什么趣事,跟哪個同學特別合得來。那時的女兒,總是把學校最好玩的一面告訴我。
上了初中之后,我也到了這座美現的城市,基本上要一兩個月才回去一趟,大多時間總是通過視頻交流。但她會把內心的話告訴我,我都是尊重她的思路,她的想法還有她的選擇,如果認識上有不對的,我會加以引導。
平時愛好看書的我,女兒也遺傳了這個習慣和愛好,在完成功課之后,就選擇她自己喜歡的書藉,諸如散文,古典文學、中國名著、世界名著,大都成為她的選擇。
一直以來,我從不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和她說話,而是以朋友的方式同她溝通,傾聽她的聲音。
二:人格和品格的塑造
女兒平時學習成績總是起伏式的跳動,時好時差,但我總是這么認為,人的能力參差不齊,人有五指,總有學習特別優(yōu)秀的,也有普通的,只要她能夠正常發(fā)揮自己的所學,也就足夠。所以,在她成績好的時候,我祝賀她;在她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鼓勵她,一次的成績不能代表你自身的能力,只要查找自己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習,那就會有進步。
即便初升中,發(fā)揮失常以一分之差與重點中學失之交臂,我還是安慰她。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有信心,無論在哪個環(huán)境下,都能成為優(yōu)秀的人。
一直以來,我對女兒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姑娘,爸媽沒錢沒勢,你未來的生活需要靠你自己改變。學習的好壞,間接會影響到你今后的選擇。
而除了學習,對于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等處事問題,言傳身教,因為我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長輩的稱呼,對他人有助于你之時的謝謝,即便是吃個便飯,店員給你上菜遞茶水飲料,總是說聲謝謝。
女兒也好,兒子也好,文明禮貌方面總是深獲好評。
而我總是在與女兒的交談中,告訴她,你想要吃什么、想買什么,告訴爸媽,我們會盡最大的能力滿足你。對于其他同學有,但你沒有的,你可以告訴爸媽,但絕對不能夠有占已為有的想法。
作為女兒,她真的讓我們很省心,即便是同學當中,相處得也相當融洽。對于有些行為失分的東西,敬而遠之。
三:信任和尊重是最好的成長
對于孩子而言,信任,是給予她信心的最好精神食神;而尊重她的所想所思,則是給予她最好的成長。
女兒上了初中以后,妻子就根據她的喜好,讓她選擇自己的愛好,比如美術,就送她上了興趣班。
而后她喜歡上做糕點,做西餐,就給她買了糕點的所有器材和物品。而現在,當她帶著弟弟在家的時候,所有的飯菜都由她來完成;這是她的興趣愛好。
而她喜歡看文學作品,有時拿出書目讓我購買,一買就是十多本。而她的語文成績以及作文,在全校都是名列前矛。
我相信,在學習上,包括妻子,總來不給女兒壓力,我們認為,自覺才是最重要的。我也相信,她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
孩子是父母希望的延續(xù),作為父母,總是希望把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和希望強加給孩子。但我個人認為,尊重孩子的夢想和選擇,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家里,我們相當開明,對于孩子好的想法和做法,總是加以鼓勵;對于有疑問的,我們加以引導。
明年就要高考,女兒的志向是法律專業(yè),我們尊重她的選擇,因為我認為,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我和妻子不給女兒壓力,讓她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造出她未來的生活和選擇。
我們從不以他人作為榜樣說教,因為這樣有損于她的自尊,那樣于事無補,而是信任她的能力所在,憑自己的能力發(fā)揮,這就是最好的表現。
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叛逆少年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