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青少年之間的異性交往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據心理專家分析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健康地異性交往是青少年緩解性心理緊張的重要途徑。對于異性的親近是青少年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內在需求,通過健康地異性交往有助于釋放內在的心理能量,達到維系身心平衡的效果。 其次,異性交往有助于豐富青少年的個性。異性之間盡管在個性上可能存在某些相似之處,但在心理特質上還是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的,若果能在同性與異性中廣泛的交往,就會對人際關系產生更為全面、深刻地理解與體驗,個性也能更加完善,心理發(fā)展也會更加健康。 再次,異性交往有助于促進學習與工作。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男女共同參加的活動中,個體的心理需求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也更能激發(fā)個體內在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最后,還有助于積累性別角色經驗。廣泛地異性交往有助于減少異性交往之間的羞澀感與神秘感,為成年后的兩性關系發(fā)展及其相處積累豐富的經驗。 當然,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健康、理性的異性交往,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尺度和頻率則會導致早戀行為的發(fā)生,因此在與異性的交往過程中還需要有所節(jié)制和自我約束,既要與社會期待與社會文化相適應,也要保持在友情的范圍內,不宜過早地戀愛。 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認為,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尚處于不穩(wěn)定階段,往往只看到了愛情給自身帶來的愉悅體驗,卻忽視了戀愛雙方都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其中可能遭遇兩種比較極端地特殊情況一種情況是當戀愛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雙方的親昵行為包含性行為的發(fā)生都不可避免,如果預防措施不到位很容易發(fā)生未婚先孕的情況,也會因此而造成無法彌補的心理創(chuàng)傷;另一種情況則是在戀愛初期,部分單方面的戀愛行為就有可能夭折,個體是否能接受現實和理智地處理失戀給自己帶來的各種困擾都是難以預知的問題,所以,從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異性交往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但早戀行為確是需要加以引導和控制的。